由蘭斯·羅伯茨 (Lance Roberts) 通過 RealInvestmentAdvice.com 撰寫,
最近,關於當前的市場週期存在很多爭論。 現在是熊市嗎? 或許。 但如果這只是 40 年長期牛市週期內的一次修正呢? 這是一個由 雅克·塞薩爾之前。
“在 Covid-19 最初爆發引發市場暴跌之後,週期性牛市開始於 2020 年 3 月下旬。 長期牛市早在 1982 年就開始了,當時股市擺脫了長達 14 年的惡性暴跌,按通脹調整後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了一半以上。 當前的長期牛市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周期性熊市,包括 1987 年的崩盤、互聯網泡沫破裂和全球金融危機。”
在你完全否定這個想法之前,他的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例如,如圖所示,按照歷史標準衡量,估值仍然很高。 熊市週期中的估值應該意味著回歸和遠期回報預期。
此外,自 1980 年以來,股票市場與基本盈利能力的脫節一直伴隨著。利潤缺乏均值回歸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利潤率可能是金融領域最均值回歸的序列,如果利潤率沒有均值回歸,那麼資本主義就出了嚴重問題。 如果高利潤不能吸引競爭,那麼這個系統就有問題,不能正常運作。” ——傑里米·格蘭瑟姆
缺乏這些所需的均值回歸主要是由於 “動物精神” 這是被全球範圍內連續幾輪金融刺激所喚醒的。 儘管 2022 年市場下跌,投資者仍關注美聯儲 “樞” 消除市場週期完成的風險。
那 “信仰” 美聯儲在過去十年中精心培育的這一現象,是為了防止心理週期結束。 美聯儲意識到,如果他們失去對金融敘事的控制,將會引發經濟浩劫。 這就是為什麼杰羅姆·鮑威爾最近澄清說,如果需要,他們將採取行動。
“如果我們過度緊縮,我們就能支持經濟活動。”
我們將重點關注與當前長期市場週期相關的以下心理週期,該週期在歷史上一直保持一致。
全市場週期的重要性
我經常討論 全市場週期的重要性。
不過,您應該注意,在投資時,什麼區別了長期“投資成功” 故事是那些人開始他們的旅程的時候。
沃倫·巴菲特於 1942 年創立,並於 1964 年收購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Paul Tudor Jones 於 1980 年推出了他的對沖基金
彼得·林奇 (Peter Lynch) 從 1977 年開始管理富達麥哲倫基金
傑克·博格爾 (Jack Bogle) 於 1975 年創立了 Vanguard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但你已經明白了。 這些投資巨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抓住了低估值和高遠期回報的牛市週期的開始。
“這就是關鍵點。 自 1871 年以來,大部分投資回報僅出現在 8 個主要市場週期中的 4 個週期中。 其他時期的回報實際上都輸給了該時期的通貨膨脹。”
通過將每個完整週期視為牛市和熊市兩個部分,我錯過了 “心理學” 由整個循環驅動。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將它們視為只有 4 個週期而不是 8 個週期會怎樣?
從完整的周期來看市場表明 1980 年開始的牛市尚未結束。
請注意,上圖中的 CAPE(經週期調整的市盈率)在之前的兩個完整市場週期中均恢復到遠低於長期水平。 雖然估值確實在 2008-2009 年期間非常短暫地跌破了長期趨勢,但它們尚未恢復到足夠低或足夠長的水平,無法形成最後兩個完整市場週期開始時的基本面和心理基礎。
結合心理週期和市場週期
重新構建我們的分析,將心理週期和整個市場週期結合起來,為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心理週期的結合將四個主要的長期市場週期壓縮為三個完整的市場週期。
第一個完整市場週期從 1871 年到 1934 年持續了 63 年。 這一時期以 1929 年經濟崩潰和經濟危機的開始而結束。 “大蕭條”。
第二個完整市場週期持續了45年, 從 1935 年到 1980 年。 這個循環以 “漂亮五十” 股票和 “黑熊市場” 1974 年的經濟崩潰雖然不像 1929 年的經濟崩潰那樣對整體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但極大地損害了市場人士的投資心理。
第三個(當前的)完整市場週期僅持續了 42 年。 鑑於靜止 估值上升, 我們很可能尚未完成當前的市場週期。
下圖支持了這樣的觀點: “牛市” 1980年開始。
長期看漲趨勢線依然存在。
週期振盪器 才到一半 經過一個長期的循環。
根據斐波那契回撤位,61.8% 回撤位幾乎與 1500 點左右的長期看漲趨勢線相交,表明完全逆轉可能會很糟糕。
再次, 我並不是建議情況如此。 這是一個關於疲弱經濟、高債務水平、估值和風險之間碰撞的潛在結果的思想實驗。 “非理性繁榮”。
了解風險
這個思想實驗旨在認識到當前存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過度行為。
正如維塔利·卡森尼爾森曾經寫道:
“我們的目標是贏得一場戰爭,為此我們可能需要在此期間輸掉幾場戰鬥。 是的,我們要賺錢, 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失去它。”
我同意這一說法,因此我們仍然進行投資,但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進行對沖。
不幸的是,大多數投資者不了解市場動態以及價格如何“最終受到物理定律的約束。” 雖然價格在短期內似乎違反了萬有引力定律,但隨後從極端情況的逆轉 多次給無視風險的投資者帶來災難性的損失。
請記住,在市場上,不存在“公牛” 或者 ”熊。”
只有那些“成功” 實現他們的投資目標以及“失敗。”
當然,這一次可能會有所不同。 然而,正如本·格雷厄姆 (Ben Graham) 在 1959 年所說:
“”變化越多,事情就越相似。 我一直認為這句座右銘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適用於股票市場。 這句諺語真正重要的部分是“變化越大”這句話。
經濟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且還將發生更大的變化。 現在大多數人認為股市的本質已經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但如果我的陳詞濫調是正確的,那麼股市基本上將繼續保持過去的樣子, 大牛市之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大熊市。
換句話說, 今天的免費午餐明天要加倍支付的地方。 根據最近的經驗, 我認為目前的股市水平是極其危險的。”
請記住,在整個市場週期的前半段賺錢很容易。 下半場保持這種狀態是困難的部分。